發布時間:2022-07-16 09:06:42 來源:甘藍蜘蛛畫家 作者:百科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道
6月制造業PMI重回擴張區間。月制6月30日,造業I重中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新站數據顯示,6月份,上榮制造業PMI為50.2%,枯線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企業重回臨界點以上,和服制造業恢復性擴張。景氣
在調查的明顯21個行業中,有13個行業PMI位于擴張區間,改善制造業景氣面繼續擴大,月制積極因素不斷積累。造業I重中
對此,新站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6月制造業PMI重返50上方擴張區域,上榮反映國內制造業活動在加快恢復??菥€這主要因為:一是國內需求回暖。疫情逐步受控,經濟活動恢復,帶動需求回暖。二是國內紓困助企政策效果顯現。針對疫情影響特點,國家及時出臺措施,保障物流交通加快恢復運轉,一系列助企紓困、保供穩價等政策,有效穩定了產業鏈供應鏈,為制造業活動加快恢復創造了條件。三是工業體系韌性足。國內工業體系完備,產業鏈完整,市場主體多,產能配套能力強?!?/p>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時也表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生效,我國經濟總體恢復有所加快?!?/p>
制造業PMI重返擴張區間
記者注意到,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均高于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均低于臨界點。
官方數據顯示,生產指數為52.8%,比上月上升3.1個百分點,重回臨界點以上,表明制造業生產加快恢復;新訂單指數為50.4%,比上月上升2.2個百分點,重回臨界點以上,表明制造業市場需求有所改善;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51.3%,比上月上升7.2個百分點,重回臨界點以上,表明制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較上月明顯加快;而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1%,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降幅繼續收窄;從業人員指數為48.7%,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企業用工景氣水平連續兩個月回升。
周茂華表示,從分項指標看,國內需求回暖,新訂單指數擴張,企業庫存被動去化,主動增加原材料補庫存意愿增強,經營預期指數進一步走高,反映企業經營信心更趨樂觀。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專題組負責人、首席分析師楊暢也對記者表示:“生產端在前期系列政策措施推動下,保生產、保運行的效果較為明顯,需求端回升受外需影響較大?!?/p>
從企業規???,中小型企業景氣度出現回升:大型企業PMI為50.2%,連續兩個月高于臨界點,延續恢復性擴張勢頭。中型企業PMI為51.3%,高于上月1.9個百分點,升至擴張區間,生產活動有所加快。小型企業PMI為48.6%,高于上月1.9個百分點,小型企業恢復進程相對較慢,但景氣水平有所回升。
周茂華告訴記者:“小型制造業企業景氣改善,主要是國內疫情受控,需求加快回暖,以及國內加大小微企業紓困支持力度?!庇蟹治鲆卜Q,6月以來,一攬子穩經濟政策效應持續發揮,其中中小企業受惠幅度最大,改善狀況也更為明顯。
趙慶河還表示,雖然本月制造業延續恢復態勢,但仍有49.3%的企業反映訂單不足,市場需求偏弱依然是目前制造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同時,出廠價格指數降至46.3%,連續兩個月位于收縮區間,部分企業盈利空間受到一定程度擠壓,經營壓力較大。
展望未來,周茂華認為:“國內制造業活動仍有望進一步加快。因為國內疫情受控,需求回暖;物流和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國內出臺的商品保供穩價與金融支持政策,有效降低制造業生產成本負擔以及海外需求整體保持擴張。這些有利條件繼續支持制造業加快恢復?!?/p>
服務業景氣水平明顯改善
不僅制造業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也大幅回升至擴張區間。官方數據顯示,6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7%,高于上月6.9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明顯回升。
“6月非制造業PMI指數強勁反彈超預期,主要受服務業加快恢復帶動,由于國內疫情受控,此前受抑制的服務需求強勁反彈;同時,國內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效果在逐步顯現,建筑業擴張步伐進一步加快?!敝苊A說。
展望7月,東方金誠預計:“伴隨疫情后消費、投資需求釋放,加之穩增長政策效應持續體現,7月制造業和非制造業PMI指數都將保持在擴張區間?!?/p>
記者注意到,服務業景氣也恢復至擴張區間。官方數據顯示,6月份,國內疫情形勢整體平穩,各項助企紓困政策措施逐步落地,服務業延續恢復態勢,商務活動指數在4~5月份低基數水平上回升至54.3%,高于上月7.2個百分點,重返擴張區間,服務業企業經營狀況較5月份有所改善。
調查的21個行業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擴張區間的由上月6個增加至19個,服務業景氣面明顯擴大。其中,前期受疫情沖擊嚴重的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有所回升,鐵路運輸、航空運輸等行業高于65%,業務總量連續兩個月環比增長;道路運輸、住宿、餐飲、生態保護及環境治理、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升至臨界點以上,業務總量由降轉升。
此外,從市場需求和預期看,新訂單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分別為53.7%和61.0%,分別高于上月10.0和5.8個百分點,表明隨著疫情影響減弱,服務業市場需求有所回暖,企業信心逐步恢復。
展望未來服務業活動的走勢,周茂華認為:“從以往經驗看,疫情受控后,服務業活動往往出現強勁反彈,國內疫情受控,民眾出行意愿增強;加之國內出臺政策加大受疫情影響的交通、旅游、餐飲等行業紓困力度,預計服務業活動活躍度將進一步增強?!?/p>
趙慶河表示,6月份采購經理指數重返擴張區間,反映出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與5月份相比發生明顯積極變化。但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依然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需進一步細化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積極擴大有效需求,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勢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