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7-16 12:27:14 來源:甘藍蜘蛛畫家 作者:熱點
●魏學光
好作品是再讀邊城需要再三品讀的,比如《邊城》。再讀邊城
初品《邊城》,再讀邊城是再讀邊城在大學求學階段,只讀出小說描寫的再讀邊城茶峒小鎮,有一個擺渡為生的再讀邊城老人,用一生的再讀邊城時間和精力,把過河的再讀邊城人從此岸擺渡到彼岸,自己的再讀邊城兒子、兒媳都早死,再讀邊城唯一的再讀邊城孫女翠翠與他相依為命。
后來,再讀邊城在沈從文34歲創作《邊城》的再讀邊城年齡,我又品讀了《邊城》。再讀邊城創作《邊城》時,再讀邊城沈從文極盡耐心和細致,6萬字,在一茶幾兼書桌上,寫了整整6個月。我仿佛透過《邊城》看到沈從文,倔強地望著屋檐,望著河流,望著大海。
《邊城》是本博大精深的書,其中囊括了山水間的詩意和淳樸的民風,還蘊藏著沈從文滾燙的熱情和深沉的思索。沈從文的筆觸所及是溫情與美好,是人文關懷,是美學與柔情的融會貫通。
品讀《邊城》美在意境。
《邊城》營造了田園、牧歌式環境。那清碧的酉水,強悍的船工,河畔人家及沿河十里燦若明霞的桐花氤氳,楚楚動人。
黃昏,河灣的小船閃動灶火,河灘的夜,如夢如幻。小河流淌的是情感,是詩意,是人生,是歲月,是夢境。
品讀《邊城》美在情感。
茶峒依九龍山、香爐山,面朝月鳴山,在靜謐流淌的酉水河邊,滋生了繾綣鄉情,浪漫的愛情,孕育了古老的風物、歷史和民俗。
邊城茶峒風雨滄桑,煙火繚繞,讀懂了酉水,就讀懂了這里祖祖輩輩生活的人,他們簡單、質樸。
邊城的爺爺、翠翠、大佬、二佬、花狗……林林總總的人物生活在這如詩如畫的山水間。這里的每一處風景、每一個角落都充滿溫情,豐盈的生活洋溢著真實和簡單。
邊城的情感在多情的翠翠,在舒緩的光陰,在那山、那水,那縈紆光亮的青石板,那質樸憨厚的鄉鄰。正如沈從文所言:“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p>
品讀《邊城》美在文字。
沈從文小學未曾畢業,后從軍、從文。在人生地不熟的北京,沈從文暫時寄宿湘人開設的酉西會館,開始漫長的筆耕生涯。他憑著湘人不服輸的騾子精神和“鍥而不舍,久于其道”的學習毅力,甘當“前哨卒”和“墊腳石”,對文學孜孜以求,對文學極盡虔誠。
沈從文創作《邊城》風格已趨向成熟,并趨向浪漫主義。小說極具詩意,融寫實、紀夢、象征于一體,語言已達到爐火純青,日臻成熟的境地。其文字古樸、句式簡短,主干突出,單純厚實,樸訥傳神。
沈從文終其一生,淡名如水。這本《邊城》博大精深,意蘊深厚,值得品讀終生。
(本版圖片均據本報資料庫)
相關文章